来源:开店项目作者:xkk时间:2017-12-16 12:42:36手机版
85后“馒头哥”月赚2万元,每天卖8000个馒头
出生于1987年的小伙丁海龙,是山东威海张村莱海市场内一家馒头店的老板。这个帅气十足小伙虽说年轻,但已经做了6年馒头生意。他的馒头店每天能卖出去8000多个馒头。
丁海龙的馒头店店面不大,但门口阵势不小,一个个笼屉摞在一起足足有3米多高。由于平时生意太忙,丁海龙的父母和岳父目前都在店里帮忙。
20个笼屉摞在一起看起来很壮观,但在丁海龙的馒头店却比较常见。年前生意最忙的时候,每天30个笼屉摞在店门口的场面,曾经常吸引市民驻足观看。
生意刚起步时很难,丁海龙几乎每天都是凌晨3点钟起床。如今,能装40个馒头的笼屉,每天至少卖200多笼。一个月下来,丁海龙的馒头店能有近2万元收入,这算一笔可观的收入。
宋程鹏卖馒头也可以赚大钱
都说三十六行,行行出状元,看来这句话还真不假。宋程鹏也是典型的例子,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,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一个很低端的行业——做馒头。但大家可千万别小看,就是靠着馒头,宋程鹏如今已赚百万。
微黑的面庞,米黄色夹克,今年28岁的宋程鹏坐在记者面前,很难让人把他和一家注册资本100万、员工40多人的食品公司联系起来。他赖以起家的“法宝”,竟然是一个个毫不起眼的馒头。
选择“馒头”的理由,宋程鹏说看上的就是这个行业很低端,没有一个标杆企业。他给自己的馒头店起了个名字:公馆馒头。
人才第一从超市挖走面点师傅
要卖馒头,靠自己肯定不行,需要的是面点师傅,家乐福卖的花式多样的馒头进入了宋程鹏的视野。接连几天,他都到家乐福双桥店,看到做得好的馒头就问是哪个师傅做的,然后就和这个师傅谈,询问了他现在的工资和福利待遇,最后以高过这个水平的待遇把人挖走。宋说,他现在公司里,从家乐福挖来的面点师傅就有七八个。
但是,毕竟自己还是小打小闹,要让别人放弃稳定的“大轮船”,投奔到这个前景不明朗的“小舢板”上,宋说,靠的还是“人性化管理”,对员工不能“命令”。磨豆浆的师傅说机器不好用,磨不出好豆浆,他就每天3点过起来自己磨,给大家示范;阴沟堵了,工人嫌脏捞不干净,他就用手一把一把地掏。
两年的时间,从当初的一家店,发展到后来的五家店,品种也从单一的包子馒头发展到玛瑙馒头、饭团糕等40多个品种。今年1月,“舢板”开始变成“轮船”:他注册了一家食品公司,注册资本为100万,除父母支持外,大部分都是自己两年来的积蓄。
两年来,宋程鹏已赚了上百万,但他不认为自己已经成功,“大学生创业其实有捷径,就是在低端行业里寻找机会,比如原来的修补行业等等。”宋程鹏说。
宋程鹏的规划是,今年内连锁店开到十五家,明年准备寻找合作伙伴到香港开店。
网上卖馒头赚大钱
今年45岁出生在丰县孙楼街道办事处的孟祥玲,是一名家庭主妇,也是淘宝网“孟妈农庄”的老板。
“虽然每天都要忙活十几个小时,可心里高兴。”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如今孟祥玲她们手工制作的粗面馒头、菜窝窝、面疙瘩、花卷通过网店卖到了全国各地,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。孟祥玲打算继续把自家的网店做大做强,时机成熟后就成立公司,产品化经营,召集周围农闲在家的姐妹们帮忙,让更多的人了解丰县的特色小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