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励志故事作者:cy1990时间:2021-07-05 09:34:58手机版
“逻辑”有悖于常规,于是产生出歪理,幽默的素材便在歪理”中滋长出来。
有一个相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甲乙两人相逢,一见如故,握手言欢,问寒问暖。待两个很是亲热了一番之后,突然发觉对方竟是陌生人,于是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:“请问尊姓大名?”相声里的材料,这个故事是富有幽默感的。那么它的幽默感是怎样造成的呢?它显然是将事物正常的先后顺序易了位,违反了常理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总是先互相认识再彼此亲热的,而故事中的甲和乙都还没弄清对方的尊姓大名就忙于问安、言欢,这就颠倒了人们相识的一般规律,与人们的正常逻辑不谐调,于是幽默感便应运而生。
在希尔顿饭店的酒吧间里,电视正在播放美国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的实况转播。一位美国人对他的爱尔兰朋友说:“你瞧,美国小伙子有多棒!”爱尔兰人不以为然地说:爱尔兰人不久就要派人登上太阳。”美国人十分惊奇:“太阳那么热, 人怎么能上去呢?”爱尔兰人:“我们等到天黑的时候再去呗。”争强好胜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,而风烛残年的人只能随遇而安。这个爱尔兰人对美国人的登月壮举,很不以为然,他要一显身手,决出高低,于是产生登日奇想。面对美国人“太阳那么热,人怎么能上去”的询问,爱尔兰人答话中所包含的逻辑是:太阳白天光芒万丈,是很热的,到了晚上,世界漆黑一片,太阳就会变冷,所以要等到天黑的时候再去登太阳。这个“逻辑”显然有悖于常理,他所挖掘的道理不符合正常的思维规律,他挖掘的是歪理,幽默的素材便在“歪理”中滋长出来。
日常用具的操作如果违反常理,同样可以制造笑料:天气热极了。一位妇女花了两毛钱从小摊贩手里买了一把纸扇。一小时以后,她拿着破烂不堪的纸扇回来,质问小贩:“你卖的扇子怎么这样不禁使?”小贩一见,不动声色,他反问:“你是怎么用的?”妇女非常吃惊:难道她连扇子都不会用?真是岂有此理!她说:“拿着扇子扇呗!还能怎么用?” :“哎呀!”小贩故作惊讶,说:“太太,这种便宜扇子可不能这么用!你要是握紧扇子,让你的头在扇子前来回摇动就对了。”违反常理,另作歪解,可笑之极。